王甲同老师留校任教已经四年,他在saba sport
工作期间,曾承担院四个年级八个班的本科生辅导员,并不辞辛劳负责全院269名本科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此同时他还兼任学院分团委副书记,带领学生会、团总支和学生党支部开展党团工作。从事学生工作的四年,他始终坚持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原则,注重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通过各种途径和各类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帮助学生提高综合素质和能力,为学生健康成长成才默默奉献着,体现了优秀辅导员的作风与品格。
一、润物无声,努力做好学生思想教育工作
1.以诚待人,做学生的知心朋友
教育的真谛是真诚而无私的爱。作为一名辅导员,必须对工作倾注所有的热情与爱心,才能收到良好的育人效果。王甲同同志热爱学生,热爱自己的工作,热爱自己的事业。他充分发挥年轻的优势,将学生看做朋友,本着平等与尊重的原则面对每一位同学,真诚地对待每一位同学的每一份情感,以平等的身份和他们对话,参加他们的活动。在现代网络技术进步和发展的今天,他充分利用网络做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通过QQ、MSN、飞信、邮箱等途径与同学进行沟通和交流,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一位2006级的女同学性格内向,不喜欢与人沟通,不擅于表达自己的想法,他通过每周一封邮件的形式与这位同学进行交流,"倾听"她的故事,了解她的想法,帮助她克服心理障碍,鼓励她大胆尝试,教给她得当的方法。经过努力,他和这位女同学成了要好的朋友,该同学也在家里找到了一份合适的工作。在这种平等的交流中,同学们能充分体会到老师的尊重,而他也得到了同学们的信任,并和他们成为了朋友,建立起了一种平等的、朋友间的师生关系。
2.言传身教,以身作则
在实际工作中,王甲同同志深知言传身教的作用。平时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要先做到。首先他从自身的日常行为如衣着打扮、言行举止做起,尽管现在太多的流行元素时刻影响着学生的价值取向,但他从最基本的要求去感染、影响他们。在开会时,要求同学不能迟到,他每次总是会按时到会;要求学生努力学习,他也要求自己抽空多看书;要求学生对待工作要认真负责,他认真地对待每一项工作,而且要不厌其烦,耐心解答同学们的诸多问题,尽管有累的时候和心情不好的时候,他也能尽量保持一种好的心境,从不把个人情绪带到工作中去。他相信,只有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才能让学生信服,才能教育和感染自己的学生。
3.精耕细作,处处是教育
"学生的事无小事",从繁琐的小事上往往能折射出耀眼的教育光芒。王甲同同志重视学生关心的每一件事情。推优入党工作关系到学生的荣誉,为保证做到"公平、公正、公开",他完善了学院的推优入党制度,建立了团支部档案,将同学每次参加活动的情况和平时的表现记录下来,作为考察的依据。奖学金评比是学生关注的焦点,他充分利用每一次奖学金评比的机会,让学习刻苦、成绩优异、方法得当的同学将自己的心得体会与大家分享,让学习吃力、成绩不理想的同学总结过去,对照先进,查漏补缺,找到改进的方法。勤助工作关系到贫困生切身利益,他平时密切关注贫困生,经常找他们谈话,了解他们的实际情况,帮助特困生申请各项补助,推荐贫困生参加勤工助学。当了解到有些贫困生因买不起车票无法在假期回家时,他从每月仅有的1500元工资中拿出部分资金帮学生买票;当得知一个毕业生因家里贫困买不起找工作需要的正装时,他鼓励这位同学努力拼搏、自强不息的同时,拿钱帮助其解决了困难。在他眼里,学生就是他的兄弟姐妹,学生的每一件事情都是他关心的,只要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事情,他都尽全力去完成。
4. 孜孜不倦,乐于奉献
作为四个年级的本科生辅导员,同时负责学院的党团工作,王甲同同志在辅导员岗位上挥洒着青春。白天上班的时间里,他需要处理大量的行政性工作,写计划,做总结,接受文件,传达信息,保证学院学生工作顺利的开展;晚上当同学没课时,他又找学生进行深度谈话和辅导,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帮助学生排忧解难,召开学生会、团总支会议,筹划各项团学活动。加班加点对他来说是常态,当食堂快关门时他才冲进去吃几口凉饭,负责夜间锁楼门的工作人员经常催促几次他才放下手中工作。
基于各年级不同的特点,他需要在工作中时刻转换思维,调整方法。对于一年级的新生,他注重引导,通过举办师生交流会,帮助新生树立专业思想,培养专业兴趣;通过举办新老生见面会,帮助新生转变思维,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对于二三年级的学生,他注重培养他们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利用读书报告、学年论文、创新课题等形式,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通过专业实习实践,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对于毕业班学生,他邀请专业老师为学生做讲座,教会学生制作简历,掌握面试技巧,把握就业机会,提高就业能力。
5.关注特殊群体
在众多学生中,有些同学因生病需要更多的温暖,有些因成绩原因需要加强引导,有些因心理问题需要更多的关怀,这些学生都是他关注的重点。2008级社会学班的一位同学因患重病住院治疗,由于该生家境贫困,交不起住院费,他积极联系学校,帮助学生进行公费医疗报销;在学生住院期间,他先后6次坐公交车从昌平赶赴北医三院看望;得知在身边陪护的父母花不起钱住宾馆时,他又向学院和学校申请,为他们争取到一间学生宿舍,学生家长曾含着眼泪对他说:"我们遇见好人了!"。2009级心理学班一位同学因外伤引起间歇性失忆,除了认识父母和少数亲属外,已不认识身边的老师和同学,不记得过去发生的事情。与家长取得联系后,他积极联系医院为其进行恢复记忆的治疗,组织班级同学通过发短信、发邮件、校内网留言等形式帮助其恢复记忆。经过半年的努力,该生已恢复多半的记忆,可以进行正常的学习生活。2006级一名来自西藏的同学因为基础薄弱,学习吃力,成绩不理想,曾经出现厌学情绪,他多次找该生进行深度谈话,帮助其树立正确的学习观,掌握得当的学习方法,同时安排学习优异的学生干部进行帮带,经过努力,该生已通过所有课程,可以顺利毕业。对于学生中的特殊群体,他总是进行重点关注和帮扶,不让一名学生掉队。
二、开拓创新,努力寻求新的工作方法
1、引导学生树立目标,实施"入学激励计划"
"万事开头难",对于刚刚踏入大学校门的新生来讲,大学是陌生的,是茫然的。为帮助新生尽早树立大学的理想,激励学生努力实现自己的目标,王甲同同志在2009年迎新过程中开展了入学激励计划。进入大学的第一天,新生在学院报到处郑重写下自己大学四年的理想,确立自己今后努力和奋斗的方向,时刻激励自己完成目标,实现理想。他将新生写下的理想保存,待新生毕业时交还学生。在每学期开学初召开的班会上,他会提醒每一位学生,并鼓励他们坚持不懈,努力拼搏,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奋斗。在实现"入学激励计划"的外在形式方面,他带领学生会制作了一幅由62个立体星星构成的"社会"二字的展板,每一个标有新生名字的立体星星中装载了写着新生理想的卡片,在激励新生的同时,让新生感受到自己是saba sport
不可缺少的一份子,增强他们的集体意识、团队意识和主体意识。
2、创建辅导员助理制度
为了增强大学生的主体意识,更好的发挥主观能动性,提高实践能力,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王甲同同志勇于开拓,积极探索,在迎新工作中实行新生辅导员助理制度,让高年级的学生通过实际参与迎新的具体工作,实现对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管理"。
由于新生入学之初不熟悉大学校园环境,不了解大学的学习模式,不清楚学校的规章制度,最初的生活、学习阶段难免会产生很多的"盲点",不利于他们尽快完成中学生到大学生的转变,有碍于大学生自身的发展。又由于他一个人负责四个年级,平时工作较多,任务较重,精力有限,无法在短时间内帮助每一个新生解决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针对此种情况,他在总结历年工作经验的基础上,于2007年创立了新生辅导员助理制度,通过聘任高年级学生担任辅导员助理,实现对新生入学"一对一"的教育、管理和服务。他在大二年级中选出成绩优秀、热情大方、乐于奉献、专业基础好,综合素质高的学生,担任每一个新生宿舍的辅导员助理。辅导员助理的职能有:(一)帮助新生报到注册;(二)帮助新生解决学习生活中的困难;(三)帮助新生全面了解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四)了解新生的思想动态。为了使辅导员助理更好发挥作用,他还对他们进行专门的培训,让他们熟知学校的奖学金、学籍管理、奖励惩罚、评优入党等各项规章制度,了解如何对新生进行服务和帮助。每个新生宿舍的辅导员助理还要在开学后二周内,与负责宿舍的每一个新生进行一次谈心,了解新生的思想动态和具体状况,并记录在册。三年的实践表明,该制度在帮助新生适应大学生活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3、启动春笋支教工程
为了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引导大学生对社会的关爱,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自2007年以来,王甲同同志每学期带领部分学生对昌平区农民工子弟学校--雨竹小学进行义务支教。支教活动的开展,一方面解决了雨竹小学资金不足,教学资源匮乏的难题,另一方面,学生通过支教活动,将新的观念、思想和知识传递给民工子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投身社会公益事业,有利于培养关爱社会的意识和责任感,展现社会的人文关怀和大学生良好的精神风貌。"春笋"支教工程已开展3年,全院近200名学生都参加过义务支教,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实现了预期的目的。
4、举办每月一次的读书会
为开拓学生的学术视野,培养专业素质,提高学术水平,他带领学生以班级为单位开展每月一次的读书会活动。开学初,他与教研室老师商讨制定学生学习读书计划,指定适合学生阅读的四本书目,要求学生每个月读完一本,并撰写读书报告,按时提交。班主任对每一位学生提交的读书报告进行评阅后,召开以班级为单位的读书研讨会,对学生的读书报告给予指导,同时开展关于书目的讨论。至今为止,学生们已读完《自卑与超越》、《与众不同的心理学》、《乡土中国》、《万历十五年》等经典著作,启发了思想,培养了兴趣,拓宽了知识面。
三、加强引导,扎实做好就业指导工作
近几年,随着人才市场供求关系的失衡,高校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大学生就业问题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王甲同同志紧密结合社会就业形势,注重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认真做好大学生全程就业指导工作。
就业指导教育不仅仅是毕业阶段,而应贯穿学生的整个大学生活。对于大一新生,他以就业形势与政策教育为核心,以职业规划讲座、职场经验交流会为载体,帮助学生认清就业形势,实现对职业生涯的认知和规划。对于大二学生,他注重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通过鼓励学生选修双学位和辅修专业课程,培养具备社会学、心理学和法学综合素质的复合型人才;通过"四位一体"的教学模式,以社会实践、专业实习基地为平台,锻造学生的实践能力,打造学生就业的核心竞争力。对于大三学生,他注重对学生职业定向的指导,以职业规划讲座、个体咨询活动的形式,帮助学生认清自我,理清思路,确定职业发展方向和计划。对于大四毕业生,他邀请专业老师,通过简历制作、求职技巧、就业程序等模块教学,以及专题讲座、就业培训与模拟面试等活动,帮助毕业生提高就业能力,增强主体意识,合理定位,理性就业。
为了让毕业生获得更多的就业信息,王甲同在毕业生中选拔能力较强、乐于奉献的学生组建就业信息搜集队伍,每天安排专人负责搜集就业信息,经筛选后以短信形式发给每一位毕业生,帮助大家掌握更多的就业信息。对于学校就业指导中心发布的就业信息,他通过QQ群、MSN和飞信的方式通知毕业生,为毕业生提供高效、快捷、完善的信息服务。
针对每一个毕业生不同的情况,王甲同采取个性化的就业指导服务。新学年开学初,他进行就业意向统计,掌握考研、找工作、出国和读双学位毕业生的人数,对不同就业方向的毕业生,提供针对性的就业指导。对于考研学生,他组织开展经验交流会,邀请往届考研成功的学生介绍复习重点和备考技巧;对于找工作的学生,他邀请在政府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工作的往届毕业生交流经验,努力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他关注贫困地区、偏远山区的毕业生,重视单亲家庭、零就业家庭和低保家庭的困难毕业生,关怀家庭出现重大变故、感情出现问题的特殊毕业生,优先为他们提供就业指导、心理咨询、重点推荐和信息服务,确保有就业意愿的困难毕业生尽快就业。他鼓励毕业生到外地找工作,到基层就业,同时定期开展谈话,减轻毕业生就业的心理负担,帮助他们树立信心,鼓励他们克服困难,引导他们积极就业。
经过不懈的努力,2009年学院的就业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39名毕业生全部就业,其中读研16人,读双学位4人,考取北京公务员3人,地方公务员4人,企事业单位6人,社区助理6人,实现100%就业率。
人生的乐趣在于创造,生命的价值在于奉献,青春的美丽在于未来。在担任辅导员四年的时间里,王甲同踏踏实实的工作,用爱心关怀学生,用真情培育栋梁,在平凡而神圣的岗位上奉献着青春,贡献着力量。
我们真诚感谢他为saba sport
以及学生所做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