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ba sport

 
研究生招生
政治社会学博士专业介绍(2023年培养方案)
发布人:saba sport 门户管理员  发布时间:2024-03-15   点击数:

政治社会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专业代码:0302J4

一、学科、专业简介

政治社会学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以社会学与政治学交叉为主、同时涉及法学、公共管理等多个学科的产物,是使用社会学的方法和视角来研究国家、权力、治理等诸政治现象的一门交叉学科。我校的政治社会学是一个经典的交叉学科,从政治学的角度来说,政治学课题的社会化成为一大主流。而从社会学的角度来说,20世纪中叶以来的社会学日渐恢复了经典社会理论(如马克思、韦伯、涂尔干、孟德斯鸠、托克维尔等)对国家、政治和权力问题的关注。

中国政法大学政治社会学依托于政治学与社会学两个一级学科的师资队伍,这支师资队伍在政治社会学这一领域有着突出的研究实力,从事政治社会学研究的教师近年来在《中国社会科学》、《社会学研究》、《新华文摘》、SSCIA&HCI等各类权威期刊发表重要的学术论文,并先后获得教育部社科优秀成果、北京市社科优秀成果、全国社会学优秀成果奖等奖项。

本学科依托于社会学、政治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法学与公共管理学的交叉研究,以国家与社会关系、权力与治理问题为中心,注重多学科之间的综合,强调将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内在地统一起来。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致力于培养能够将政治学、社会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法学及其它相关人文社科知识交叉融合,德才兼备,身心健康,适应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需要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

具体要求:

(一)具备优秀的学术品格和学术原创力,有较强的独立从事科学研究之能力。

(二)具备较为敏锐的学术洞察力和社会学想象力,能以社会学理论视角与方法论为基础,对社会变革与政治变迁等现象展开学理意义上的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与方案。

(三)具有较好的学术基本功和思辨能力,能够追踪国际国内前沿的法学理论的进展。

 

三、研究方向

(一)政治社会学的理论与实践

该方向的研究主题一方面是研究政治社会学的中西方理论传统及前沿动态,另一方面注重立足中国社会的现实和历史问题,将相关的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结合起来。

目前,该方向在运用政治社会学来研究中共革命所形成的政治传统上,以其兼具的人文关怀与实证品格,以其奠基在历史研究基础上的“社会学的想象力”,在传统的革命研究领域开拓出了新的研究格局,已经初步形成有法大特色的政治社会学和历史社会学研究传统。

(二)中西现代政治及社会思想比较

晚清以来的中国受到西方现代社会的冲击,自身的传统也随之而变。中西两股潮流的汇合,孕育出了我们身处其间的现代中国。本方向旨在通过研究和比较18-20世纪的中西政治和社会理论,以及相关的经济、伦理、宗教及文化潮流,来深入把握现代西方与中国之政治和社会的理论及其思想根基,从而比较和思考中西方现代社会的思想传统,认识其共性与差别。

(三)社会发展与社会政策

中国社会学人类学学科自从出现以来,就以思考和解决后发现代性国家和地区的社会发展与社会公平问题为己任,由此形成了区别于欧美国家社会学的传统。

目前,中国社会已经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对这一阶段的社会结构、社会组织形态、集体心态、道德和伦理、阶层分化、群体间关系等的特征进行探索和总结;思考如何在经验和学理基础上,通过结构改进和社会治理解决当前社会发展中的新问题,促进社会公平和社会平等;通过结合历史与经验,对当下中国人的内在精神处境进行深入解释并推动跨文化交流的相互理解,是中国社会学人类学应用于当代社会研究的重要面向。

(四)健康老龄化与公共政策研究

随着生育率的降低和人口寿命的延长,目前世界各国面临人口老龄化的挑战。因此,关注全面可持续的积极老龄化, 制定相关的社会和人口政策至关重要。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该方向旨在梳理其他国家和地区积极老龄化的政策探索与实践,进而为提出适合我国国情的人口老龄化政策和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综合型老年保障体系提供借鉴。同时,该方向还重点研究制定我国人口老龄化相关政策所涉及的问题,包括:我国人口老龄化宏观政策和法规现状、社会保障体系及伦理问题、老年医学基础理论研究问题、我国老年流行病学特点及医疗保障问题等。

四、学制及学习年限

学制

非定向:3

定向就业:4

学习年限

36

五、课程设置、其他培养环节、教学计划学分要求

(见附表)

六、培养方式

(一)博士生培养以科研为主,课程学习为辅,重在培养科研能力和提高学位论文质量。

(二)博士生培养实行博士生导师个人负责与博士生指导小组集体培养相结合的培养方式。

博士生入学三个月后,在导师指导下制定系统的博士生个人培养计划。博士生在学期间,需严格执行该培养计划,完成所规定的课程学习和科研工作等各项要求。

(三)在课程教学中,重点强化方法论的训练,提高研究、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应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培养研究生的问题意识。

七、质量标准

博士研究生的质量标准主要在知识掌握、科研能力环节予以控制和进行评价。

(一)知识掌握

导师所开设的专业课程须体现学术研究的前沿性,同时要有方法论方面的重点讲授;博士生在完成课程学习和相关培养环节后,要对本学科的知识体系有系统的了解和掌握,同时要对与本学科密切相关的其它支撑学科、关联学科的理论知识有所了解。

博士生在导师指导下,要完成相应的阅读量,要阅读一定数量本学科、专业的经典文献,系统阅读本专业培养方案所列的参考文献。

(二)科研能力

在博士论文撰写和科研论文写作方面,能够具体运用本学科的相关理论和方法研究相关问题。

具有批判性思维,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在论文写作方面符合学术规范,并体现创新性。

博士学位论文要体现创新性。选题能够体现本学科和相关学科的前沿性,能够运用跨学科的理论知识分析问题,并具有较重要的学术价值和较大的实践意义。

八、考核方式

博士生的考核包括:课程考核、年度考核、资格考试、中期考核。

1.课程考核由授课教师负责。

课程考核的方式和要求参照《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课程考核与成绩管理办法》。

2.年度考核由导师负责。

博士生申请年度考核应填写《中国政法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业进展汇报及年度考核表》。博士生需每学期向导师进行学业进展汇报。导师需每学年对所指导博士生的学业进展进行考核,年度考核的评定等级分为合格、不合格。

3. 资格考试由博士生所在专业组织实施。资格考试是博士生正式进入学位论文写作前进行的专业综合性考试,旨在考察博士生是否具备进入博士学位论文写作阶段的资格。资格考试合格后方能参加中期考核。资格考试的评定等级分为合格、不合格。

初次资格考试评定等级为不合格的博士生,可在3个月以后1年以内,申请参加第二次资格考试,具体时间由培养单位和专业自行安排。因故不能参加资格考试的博士生,应当在培养单位规定的资格考试时间的两周前,提出延迟参加资格考试的申请,获得导师、所在培养单位同意后,参加下一次资格考试。延迟资格考试只可申请一次。未经批准且不按所在培养单位要求参加资格考试的博士生,当次资格考试的评定等级记为不合格。

4. 中期考核是对照培养方案的要求,从德、智、体、美、劳各方面对博士生的学业进展等情况进行全面考核,一般应在第四学期初完成。

中期考核的评定等级分为合格、不合格。

因故不能参加中期考核的博士生,应当在培养单位规定中期考核时间的两周前,提出延迟参加中期考核的申请,经导师、所在培养单位同意后,参加下一次中期考核。延迟中期考核只可申请一次。未经批准且不按所在培养单位的要求参加中期考核的博士生,当次中期考核的评定等级记为不合格。

九、学位论文选题与撰写

(一)开题以专业为单位组织,以答辩形式进行。博士生中期考核合格后,方可提出开题申请。

(二)博士生论文开题报告通过后,方可进入论文写作阶段。

开题报告组一般由3名以上博士生导师或教授(包括兼职教授)组成,负责审议博士生毕业(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开题报告组成员名单应在开题前3天报培养单位研究生工作办公室备案。开题博士生的导师不可担任开题报告组成员。

(三)经开题报告通过的选题不得随意修改。确有特殊原因需修改选题的,修改的选题无实质性变更的,由博士生提交书面报告,经导师签署同意,并经专业负责人审核同意后进行修改;修改的选题有实质性变更的,应当按照开题报告程序重新开题。

(四)博士生未通过论文开题报告的,可在3个月以后1年以内进行第二次开题,具体时间由培养单位和专业自行安

排。第二次开题仍未通过的博士生,予以退学处理。

(五)因故不能参加开题的博士生,应在培养单位规定的开题时间的两周前提出延迟参加开题的申请,获得导师、培养单位同意后,参加下一次开题。延迟开题只可申请一次。未经批准且不按所在培养单位的要求参加开题的博士生,当

次开题记为不通过。

(六)博士生毕业(学位)论文写作工作应当在导师的指导下,由博士生独立完成。毕业(学位)论文的具体要求适用《中国政法大学学位授予办法》关于学位论文的规定。 

十、学位论文预答辩

(一)博士研究生填写《博士学位论文预答辩申请表》,经指导教师签字同意后,交所在学科审核。

(二)各学科审核博士研究生预答辩资格,审核合格者准予预答辩。

(三)各学科根据预答辩博士研究生人数组成若干预答辩委员会。预答辩委员会由答辩人所在学科或论文研究领域相关学科的3名或5名具有正高职称或具有博士学位副高职称的专家组成。预答辩委员会设主席 1 名,主席须具有博士研究生指导经历。答辩人的指导教师应作为成员参加预答辩。指导教师因故不能参加的,应向预答辩委员会提交对论文的书面意见。预答辩设秘书1名,负责答辩记录、材料整理和其他辅助性工作。

(四)预答辩的时间、地点、形式、答辩人、预答辩委员会成员名单提前 3 天在二级培养单位网站公布。博士研究生至少提前5天将学位论文送达预答辩委员会成员。

(五)预答辩委员会应本着“坚持标准、严格要求、保证质量、公正合理”的原则审查学位论文,重点审查论文的创新点、论证思路及学术规范等。

(六)通过预答辩者,须根据预答辩委员会提出的意见修改和完善论文,并填写《博士学位论文预答辩后修改审核表》,经指导教师和预答辩委员会主席(或经主席书面授权的预答辩委员会成员)审核同意后,方可按学校规定正式提交学位论文答辩申请。

(七)未通过预答辩者,须根据预答辩委员会提出的意见对论文进行修改和完善,至少2个月后重新申请下一次预答辩。再次预答辩时,答辩人须向预答辩委员会就上一次预答辩提出意见的修改情况进行说明。

、学位论文答辩与学位授予

(一)博士生在提出毕业和学位申请前,应当提交一篇高水平学术成果,成果由各培养单位评审委员会依据《中国政法大学博士生高水平学术成果评审认定办法》《中国政法大学科研管理典》和学校研究生教学指导委员会认定的标准予以认定。

(二)博士学位申请人需参加博士学位论文预答辩,未参加预答辩者,不得进入学位论文学术规范审查及论文匿名评审环节。

(三)博士学位论文需进行学术规范审查,学术规范审查超过规定比例的,取消申请人学位申请资格。

(四)博士生学位论文答辩及学位授予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中国政法大学学位授予办法》等相关规定进行。

(五)博士学位论文涉及实务问题的,吸收实务部门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专家参加答辩委员会。

、参考文献

(一)必读文献

1. 中共中央宣传部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学习出版社2019年版。

2. 《习近平法治思想概论》编写组编:《习近平法治思想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21年版。

3. 严复:《中国现代学术经典:严复卷》,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4. 周雪光:《组织社会学十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

5. 孙立平:《现代化与社会转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6. 邬沧萍,姜向群:《老年学概论——21世纪人口学系列教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7. 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8. 李泽厚:《中国现代思想史论》,三联书店2008年版.

9. 李兵:《中外老龄政策与实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

10. 费孝通:《乡土中国 生育制度 乡土重建》,商务印书馆2011年版.

11. 瞿同祖,《中国封建社会》,商务印书馆2015年版.

12. 苏国勋:《理性化及其限制》,商务印书馆2016年版.

13. 应星:《新教育场域的兴起》,三联书店2017版.

14. 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康乐、简惠美译,上海三联书店2019年版。

15. 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董果良译,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

16. 马克斯·韦伯:《学术与政治》,钱永祥等译,上海三联书店2019年版。

17. 埃米尔·涂尔干:《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渠敬东、汲喆译,商务印书馆2011年版。

18.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张雁深译,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

19. 洛克,叶启芳:《政府论》(下篇),瞿菊农译,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

20. 米歇尔·福柯:《规训与惩罚:监狱的诞生》,刘北成、杨远婴译,三联书店2003年版。

21. 雷蒙·阿隆:《社会学主要思潮》,葛智强译,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

22. 奥斯特罗姆:《公共事务的治理之道》,余逊达、陈旭东译,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版.

23. 登特列夫:《自然法——法律哲学导论》,李日章、梁捷、王利译, 新星出版社2008年版.

24. 列维-布留尔:《原始思维》,丁由译,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

25. 罗兰·斯特龙伯格:《西方现代思想史》,刘北成、赵国新译,金城出版社2012年版.

选读文献

1. 马克思:《资本论》,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人民出版社2018年版.

2. 费孝通:《费孝通全集》(全二十册),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3. 陈寅恪:《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唐代政治史述论稿》,三联书店2001年版.

4. 杨伟民:《社会政策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5. 叶启政:《社会理论的本土化建构》,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6.   原:《市场、阶级与社会:转型社会学的关键议题》,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

7. 张静:《基层政权:乡村制度诸问题》,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8. 孟庆平:《我国城镇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市场化的比较借鉴与政策选择》,上海三联出版社2009年版.

9. 瞿同祖:《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

10. 李剑农:《中国近百年政治史》,商务印书馆2011年版.

11. 胡秋明:《可持续养老金制度改革的理论与政策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版.

12. 杨奎松:《革命》,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13. 潘光旦:《自由之路》,群言出版社2014年版.

14. 王楠:《劳动与财产:洛克思想研究》,上海三联书店2014年版.

15. 张开宁:《健康老龄化的挑战与思考》,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年版.

16. 梁启超:《新民说》,商务印书馆2016年版.

17. 王汎森:《思想是生活的一种方式:中国近代思想史的再思考》,北京大学出版社2018年版.

18. 杨念群:《五四的另一面:“社会”观念的形成与新型组织的诞生》,上海人民出版社2019年版.

19. 康有为:《大同书》,上海古籍出版社2019年版.

20. 杨清媚:《双重时间体系:一个滇缅边境社会的历史与人类学研究》,商务印书馆2021年版.

21. 张国旺:《人与公民:卢梭社会政治思想研究》,上海三联书店2021年版.

22. 孟庆延:《源流:历史社会学的思想谱系》,商务印书馆2022年版.

23. 托克维尔:《旧制度与大革命》,冯棠译,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

24. 卢梭:《社会契约论》,何兆武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25. 米歇尔·福柯:《疯癫与文明:理性时代的疯癫史》,刘北成,杨远婴译,三联书店2003年版.

26. 马克斯·韦伯:《经济通史》,姚曾廙、韦森译,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版.

27. 埃米尔·涂尔干:《社会分工论》,渠敬东译,三联书店2017年版.

28. 杰弗里·霍松:《启蒙与绝望:一部社会理论史》,潘建雷、王旭辉、向辉译,上海三联书店2018年版.

29. R.H. Tawney, The Agrarian problem in the sixteenth century, London, New York[etc.] Longmans, Green and Co.,1912.

30. Karl Polanyi, C. M. Arensberg, W. Pearson, Trade and Market in the Early Empires, MacMillan Pub Co, 1957.

31. Clifford Geertz, Agricultural Involutio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69.

32. Pocock, John. 1975. The Machiavellian Moment: Florentine Political Thought and the Atlantic Republican Tradition.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33. Ignatieff, Michael.1984.The Needs of Strangers, Chatto & Windus.

34. Hope, Vincent.1989, Virtue by Consensus: The Moral Philosophy of Hutcheson, Hume and Adam Smith,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35. Pierre Clastres, Society Against the State: Essays in Political Anthropology, Zone Books, 1989.

36. Stephan Haggard, Pathways from the Periphery: The Politics of Growth in Newly Industrializing Countries, Ithaca: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90.

37. James C. Scott, Seeing Like a State: How Certain Schemes to Improve the Human Condition Have Failed,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99.

Amartya Sen, Development as Freedom,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1.

38. Amartya Sen, Rationality and Freedom, Cambridge and London,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2.

39. JS Siegel.Applied demography : applications to business, government, law, and public policy.Academic Press2002.

40. D SwansonJ Siegel.The Methods and Materials of Demography, 2nd EditionSpringer, 2004.

41. Elino Ostrom, Understanding Institutional Diversity Ostrom, r,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05.

42. Jr. Poston Dudley L. & Michael Micklin.Handbook of Population. Springer, 2005.

43. Hont, Istvan. 2010. Jealousy of Trade: 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 and the Nation-State in Historical Perspective. Cambridge, MA: 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44. DT Rowland.Population Aging.Springer, 2012.

45.S ChenJ PowellAging in China: Implications to Social Policy of a Changing Economic StateSpringer, 2012.

46. PP CollRH Fortinsky. Public Policy Supporting Healthy Aging.Springer, 2019.

47. Fiscal Policy and Aging: Public Pension Programs.World Scientific Publishing Co. Pte. Ltd.2020.

48. David Greaber & David Wengrove, The Dawn of Everything: a New History of Humanity, Farrar, Straus and Giroux, 2021.

49. Marshall Sahlins, The New Science of the Enchanted Universe: An Anthropology of Most of Humanit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22.

 

五、课程设置、其他培养环节、教学计划学分要求

政治社会学专业博士研究生

课程设置、其他培养环节、教学计划及学分要求一览表

课程名称

学分

学时

开课

学期

教学

方式

考核

方式

 

学位课程

学位公共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

2

32

2

讲授

考试

论文

 

第一外国语

4

64

1

讲授

考试

 

社会学方法论与学术规范

3

48

3

讲授

考试

论文

本学院开设

学位专业课

政治学理论前沿

3

48

1-2

讲授

考试

论文

 

历史政治与社会专题研究

3

48

1-2

导师集体指导课

4

64

1-2

讲授

论文

导师组开设

导师个人指导

4

64

1-2

讲授

论文

 

修课程

西方社会学当代理论专题研讨

4

64

 

讲授

论文

不做考核要求

社会研究的定量方法

补修课程

西方社会学古典理论

4

64

讲授

论文

考查

跨学科或同等学力考取博士研究生的,应修4学分

政治社会学专题

其他培养环节

1.学期论文

2

 

1-2

论文

导师

考核

第一学年每学期提交一篇不少于8000 字的学期论文。每篇计1 学分,共计2学分。

2.科学研究

 

 

 

 

导师

考核

不做考核要求

合计

课程学分不低于23学分(其中跨学科或同等学力考取博士研究生的课程学分不低于27),其他培养环节的学分不低于2学分。

 

saba sport 京公网安备: 110402430029
学校邮箱:cupl@sbsport88.com查号电话:010-58909114
海淀校区:北京市海淀区西土城路25号昌平校区:北京市昌平区府学路27

saba sport-saba体育-沙巴体育app
办公电话:暂无
办公地址:暂无